德州新聞網訊(記者鄧靜 通訊員楊鵬)“以前從廠房建成到驗收完成再到投產,要等近半年,市場不等人啊?!比涨埃诘轮萁鹗X業有限公司,負責人袁星回憶起過去的審批流程時這樣說道。如今,隨著我市“工業項目‘建成即使用’改革”的落地,這一制約企業發展的問題正得到有效解決。工業廠房從建成到投產的平均周期壓縮近60%,提速2至6個月。
長期以來,工業廠房竣工后需完成所有驗收手續才能安裝設備、投產。以德州金盛鋁業年產200萬平方米鋁單板項目為例,過去從廠房落成到正式投產要近半年時間,這期間,企業需承擔閑置廠房的成本,還要承受市場瞬息萬變帶來的潛在風險。
為打通項目投產的“最后一公里”,市行政審批服務局刀刃向內,牽頭相關部門推出《德州市工業項目“建成即使用”實施方案》。相關改革的核心在于打破“先驗收、后安裝、再投產”的傳統模式。“以前周期較長的審批不僅會造成資金占用和人力成本上升,還可能導致企業錯失關鍵的市場窗口期。改革打破了固有模式,將項目竣工驗收、審批等流程與企業投產環節進行深度融合,通過創新舉措實現流程再造?!笔行姓徟站謱徟瓶崎L徐長昆說。
實施方案規定,在審批標準不降低、事項不減少,且確保工程質量和安全的前提下,工業廠房建成并經建設各方(五方責任主體)竣工驗收合格后,建設單位只需承諾限期完成竣工驗收備案手續,即可提前安裝調試生產設備。這有效彌合了竣工與投產之間的“時間鴻溝”。
速度提升,安全底線不容突破。我市建立了配套監管機制:在承諾到期前5個工作日,向建設單位發送《工業項目“建成即使用”竣工備案催辦函》;對逾期未履行承諾者,將采取整改或取消告知承諾資格等措施,確保改革在安全質量軌道上穩健運行。
徐長昆表示,“建成即使用”改革為企業平均節省建設成本5%。更重要的是,它賦予企業快速響應市場的能力。審批的“減法”換來了企業發展的“加法”和城市投資吸引力的“乘法”,為德州工業經濟的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