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今年前8月,天衢新區完成進出口額123.1億元,同比增長6.9%——創新提質 外貿行穩致遠

聚力焊接憑借過硬的產品質量,成為國內前五名的焊絲出口企業。記者路龍帥攝
□本報記者劉瀟 本報通訊員朱恒東 張鳳帥
實施“百企下南洋、百企進中亞”計劃;推動跨境電商發展,培育外貿新增長點……今年1至8月,天衢新區完成外貿進出口額123.1億元,同比增長6.9%,位列全市第一,占全市比重從去年23.7%提升至26.7%。“面對經濟下行壓力,天衢新區為何能逆勢上揚,答案是機制助力、平臺加力、服務給力。”天衢新區發改統計部部長劉勝國介紹。
細分賽道 蓄勢聚力新動能
天衢新區書寫亮眼答卷的“秘訣”之一是扭住創新這個“牛鼻子”。企業從細分賽道突圍,脫穎而出。
德州聯合石油股份有限公司深耕進口石油設備配件國產化,建有山東省企業技術中心、山東省博士后創新實踐基地等創新平臺10余個,擁有發明專利15項、實用新型專利57項、核心技術70余項,已形成規格完整的產品矩陣,產品遠銷美國、俄羅斯及中東、中亞等20余個國家和地區。
作為石油開采產業鏈上游企業,企業出海是拓展市場空間、獲取資源要素、提升競爭力的重要一環。2009年,聯合石油的螺桿鉆具、泥漿泵配件實現首次出口,目前出口額已占企業年銷售收入的20%。“要想有所作為,就要堅持科技創新。60多年主攻一業,主打產品螺桿鉆具尺寸已從43毫米覆蓋到286毫米,能夠滿足不同地區地況、地層的鉆井需求。”聯合石油董事長程桂華說。
近年來,天衢新區完善梯度培育體系,逐步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鋪天蓋地”、高新技術企業“獨當一面”的發展格局,擁有高新技術企業173家,入庫科技型中小企業263家。同時,緊緊圍繞主導產業謀劃平臺建設,集聚人才、技術等創新資源,服務企業創新,建成科創平臺118家。
為讓企業放開手腳、專心出海謀發展,天衢新區充分發揮對外開放主陣地作用,圍繞重點項目、骨干企業持續發力,不斷做大外貿外資總量,提高對外開放水平和能級。“今年以來,我們深入開展靶向招商,創新實施外資強鏈補鏈延鏈行動,通過聚焦頭部企業、緊盯重點地區、搶抓各類活動,培育新增長點,一大批外資外貿項目紛至沓來。”天衢新區黨工委副書記、管委會主任王大山介紹。
高標服務 精準滴灌強帶動
企業放開手腳“沖浪”,良好的營商環境是關鍵。高標服務是對天衢新區營商環境的精準概括。
9月15日,在山東聚力焊接材料有限公司全自動生產車間,經過剪切、軋制、加粉、焊合、拉絲等幾十道工序后,核心產品高端藥芯焊絲被直接打包入庫,即將通過海、空運輸發往歐洲。
聚力焊接憑借開拓高端市場,實現上半年出口同比增長7%的業績。“新品研發投入占總銷售額8%,高端產品占總銷量25%以上,出口產品以中高端為主,額度占總銷售額30%。”聚力焊接副總經理高云飛列舉了3個數據,解開了外貿增長背后的密碼。
3個數據代表了企業的“內功”修煉,產品走俏海外市場,離不開政府部門的高標準服務。此前,因通關流程煩瑣,聚力焊接曾多次出現出口時間延誤,通過新區積極協調,企業成功獲得AEO認證,“認證分單項標準和通用標準,僅通用標準就涉及4大項16小項。”高云飛說,沒有精準幫扶,企業根本無法完成。有了權威認證,企業享有26個經濟體52個AEO互認國家的通關便利,不僅審核流程更簡化、通關手續更便捷,還直接降低了企業外貿成本。目前產品遠銷全球50多個國家和地區,是同行業省內最大、國內前五名的高品質焊接材料生產出口企業。
如今,在天衢新區,政府為外資外貿企業高標服務的案例比比皆是。所謂高標服務,指以全球化戰略為支點,打出的一系列組合拳:區領導包保重點企業,常態化開展走訪調研;充分挖掘未開戶規上企業,了解企業產品,及時解決訴求;實施“百企下南洋、百企進中亞”計劃,組織80余家企業參加廣交會、華交會等各類會展活動,幫助企業搶市場、擴渠道、增客源;抓好惠企政策集成落地,幫助申請補助配套、出口退稅等……
有了服務強力加持,眼下,天衢新區外貿結構持續優化,內生動力持續釋放,高新技術產品出口成為亮點。“面對風云變幻的外貿形勢,我們用全球化概念,把不同國家的要素、資源優勢放到一條產業鏈里,布局了新能源新材料、高端裝備等六大主導產業,多措并舉幫企業求新求變,推動產品升級、形成自主品牌,力爭在國際市場占有一席之地。”王大山說。
平臺引領 提質升級促提升
“如何在外貿風潮中,搶灘逆勢上揚的新優勢?”面對提問,王大山說出了“建設高能級平臺”7個字。
天衢新區的跨境電商產業園是平臺中的典型代表,也是新區優勢產業“借力出海”的新探索。當下,產業園已啟用,內設餐廳、健身房、國際會議中心、休閑中心。阿小布文創、香江傳媒、天電國際貿易、巧克新能源、淮卿堂文化等20余家上下游企業落戶,中國(德州)跨境電商公共服務平臺也已入駐。
“我們對標一線城市產業園規劃建設管理,餐飲食宿、商業配套、物業管理等功能齊全。后續還會根據入駐企業特點指派專人幫扶,為企業開拓國際市場提供助力。”跨境電商產業園項目負責人閆心帥表示,園區瞄準國家大政策,打通了跨境電商人才選育輸出、選品策劃、合規出海、數據留存、結匯退稅、海外倉等關鍵環節,實現了業務一站式集成。全面招商完成后,將助力全區形成良好的跨境電商發展生態圈,助力產業結構升級和外貿穩定增長。
做強開放平臺,還需要走多元、創新路線。新區積極放大自貿外溢效應,承接自貿試驗區濟南片區制度創新和政策優勢,幫助企業擴大出口貿易,努力打造聯動創新區貿易集散中心。赴上海、重慶等地考察學習,全力創建保稅物流中心。“要挺進一流國家級經濟技術開發區、省級新區序列,關鍵在于開放的程度。我們要以更開放的心態、更開放的視野,推動全區開放型經濟發展。”王大山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