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天力)7月31日,記者從市水利局獲悉,我市首例實施智能建造全流程水利工程——楊莊水庫工程,以智能建造為引領,全面提升工程建設管理水平,成功入選山東省水利工程智能建造試點,打造水利工程智能建造標桿工程。
該工程是省重大水利項目。在依托大數據、移動互聯等信息技術,大幅提升管理效率和監管力度基礎上,踐行綠色建造理念,對施工現場監測與除塵設備進行改造升級,實現環保監測與除塵設備智能聯動。施工期間,創新應用智能碾壓、智能焊接檢測等先進技術,實現關鍵工序施工質量全程精準控制。其中,智能碾壓技術可實時監控碾壓軌跡、速度、遍數及振動幅度,大幅提升筑壩質量驗收合格率;自研便攜式土工膜焊接檢測儀,實現了焊縫數據實時傳輸、100%覆蓋高效驗收,一縫一數字檔案,驗收效率提升40%。
該工程依托數字推演,實現施工進度精準可控。他們通過建立BIM模型,將工程分解為6284個單元模塊,同步直觀掌控現場施工進度。根據施工計劃,通過進度預演,提前預警滯后風險。2025年入汛后,通過BIM推演雨水天氣對筑壩施工的影響,輔助優化筑壩計劃,縮短工期15%。截至目前,楊莊水庫工程累計完成投資額7700萬元,占比34%。
此外,該工程還通過無人機智能巡檢與高清攝像機定點監控,“一動一靜”實現施工現場全方位無死角安全防控。其中,無人機AI巡檢可每2小時自動巡檢施工區域,AI智能識別未戴安全帽、土方裸露、機械違規等20余類隱患,即時抓拍并推送告警。沿圍壩還部署了9處高空高清監控點,實現全天候、全時段、無盲區監控,惡劣天氣下有效補位無人機巡檢,筑牢水庫建設安全防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