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劉瀟方明偉)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提出,加快新能源、新材料、航空航天、低空經濟等戰略性新興產業集群發展。10月26日,一場由德州市健康管理協會、山東省儒商研究會德州聯絡處、德州市無人機技術與應用協會組織的德州低空經濟研討會召開,各界代表齊聚一堂,共同探討無人機產業的未來發展路徑。
“這臺測繪無人機可以實現128倍變焦,完成復雜地形的三維建模。”研討會開始前,無人機展演區內,技術人員向參觀者詳細介紹無人機。不遠處,另一款搭載紅外熱成像儀的無人機引起了公安系統參會者的興趣,“這款設備夜間可以清晰識別目標,還能搭載喊話器,非常適合應急救援現場使用。”
專題講座上,一組數據讓人印象深刻:2023年中國低空經濟規模達到5059.5億元,增速高達33.8%,預計到2025年,這一市場規模將達到1.5萬億元。原中國民航局無人機人員資質專家組組長柯玉寶介紹,目前全國已有超過30個省市將低空經濟寫入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我認為這個產業正在迎來爆發式增長。”柯玉寶說。
盡管發展勢頭良好,挑戰卻依然存在。柯玉寶認為,空域管理、安全保障、行業標準等系統性問題的解決,需要政府部門、行業協會和企業共同推進。“低空經濟發展需要循序漸進。”他在講座中提出,既要抓住機遇,也要尊重規律。
德州市無人機技術與應用協會會長時殿軍告訴記者,協會今年5月成立,目前已吸引近50家單位加入。“從農業植保到電力巡檢,從公安巡查到消防巡航,無人機正在從‘飛著玩’的航拍設備,轉變為‘用著干’的生產工具。”目前,專業人才短缺成為制約德州無人機產業發展的瓶頸。“我們計劃面向更多退伍軍人等社會群體和高校大學生開展無人機駕駛員培訓,培養更多應用型人才。”時殿軍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