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 記者唐志梅 通訊員陳萍
受寒冷天氣影響,關節炎患者的癥狀加重,日前,德城區中醫醫院(德州聯合醫院)骨科的就診患者數量明顯增多。
什么是骨關節炎?“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關節炎類型,人們常說的‘老寒腿’、老年人腿腳不利索,基本在骨關節炎的范疇。”該院骨傷科主治醫師王華衛解釋說,骨關節炎是最常見的慢性疾病之一,它好發于中老年人群,65歲以上人群中超過50%患有骨關節炎。
如何判斷自己是否得了骨關節炎?王華衛介紹,在日常生活中,如果有以下癥狀,就可能已經得了關節炎——
關節疼痛:關節疼痛是骨關節炎最常見的臨床表現,初期疼痛較輕微,然后逐漸加重,上下樓梯或下蹲起立時疼痛會加重。
晨僵:骨關節炎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晨僵,也就是早晨起床時關節僵硬及出現緊繃感,通常持續幾分鐘到十幾分鐘,很少超過半個小時。
功能障礙:關節炎發作會引起關節腫脹,周圍組織水腫,有時會出現關節卡頓,經常出現伸不直或彎不到位等,活動受限。
王華衛提醒,如果出現這些癥狀且長時間不能緩解,應及時去醫院就診,以免長時間持續炎癥反應對關節造成更為嚴重的破壞。
保暖防寒是骨關節炎患者安穩過冬的最佳手段,王華衛建議從三個方面做起。首先是穿戴保暖。選擇保暖性能好的衣物,如羽絨服、羊毛衫等,確保關節部位得到充分的保暖。對于膝關節、腕關節等易受影響的部位,可以佩戴護膝、護腕等保暖用品。其次是避免冷風直吹。外出時盡量避開冷風直吹的地方,如風口、樓道等。可以佩戴圍巾、帽子等遮擋物,減少冷風對關節的刺激。最后是室內環境。保持室內溫度適中,避免在潮濕的環境中生活和工作,以減少關節腫痛癥狀。
另外,患者還應保持適當運動,以增強體質。王華衛建議可以選擇低強度運動,如散步、太極拳、瑜伽等,這些運動可以增強關節的靈活性和肌肉力量,減輕關節疼痛。避免劇烈運動和高強度運動,以免加重關節負擔。運動前熱身,在運動前進行適當的熱身活動,如關節屈伸、肌肉拉伸等,可減少運動損傷的風險。運動要持之以恒,避免間歇性的努力。只有長期堅持,才能取得良好的效果。
最后,王華衛特別提醒,骨關節炎患者因行動受限,冬天一定要做好預防跌倒的措施。“大部分老年人,尤其是合并骨關節炎的患者,經常會有骨質疏松的情況。跌倒易導致骨折,加重病情。”王華衛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