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深入貫徹落實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以奮發有為的精神狀態真抓實干、銳意進取——奮力推進中國式現代化德州實踐

生態宜居、活力四射的中心城區。記者姜偉攝
□本報記者王賀
投資50億元的先導科技半導體激光雷達及傳感器件產業化項目去年8月開工,今年10月將進行設備安裝;中心城區南部的黃莊立交改造工程去年7月開工,年底有望建成通車。如今,無論工業項目還是民生工程,德州處處一派火熱建設場面。
2024年5月22日至24日,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考察,并發表重要講話,強調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奮力譜寫中國式現代化山東篇章。
殷殷囑托、指路領航。一年來,全市上下深入學習貫徹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重要講話精神,實干擔當、銳意進取,以奮發有為的姿態推動中國式現代化德州實踐取得新進展、開創新局面。
堅定服務融入國家重大戰略
在天衢新區,山東有研艾斯目前可年產12英寸硅片120萬片,預計年內產能有望增至180萬片。
近年來,有研科技集團在德州累計投資近百億元,布局七大“有研系”項目,涵蓋大尺寸硅片、高純濺射靶材等關鍵領域,成為我市乃至全國集成電路材料產業的重要支柱。
國家戰略從目標和空間維度標定了德州改革發展方位,賦予重大責任使命。作為山東對接融入京津冀協同發展戰略的“橋頭堡”,德州立足國家所需、德州所能,全力服務融入國家重大戰略,機制化開展“融入京津冀?央企德州行”活動,先后吸引39家央企國企、150多家知名民企前來投資興業。僅2024年,全市就新開工京津冀過億元項目154個,到位資金138億元。同時,我們全力聚資源、聚要素,引進國家高層次科技人才數量連續2年翻番。
作為山東沿黃9市之一,深入落實黃河重大國家戰略,同樣是德州的重要政治責任。
近年來,我們堅持“四水四定”原則,在全國率先實施全域水系連通工程,近3年水利投資相當于過去10年總和,是歷史上投入最集中的時期。
2024年啟動的楊莊水庫工程,目前已經完成全部工程量的三分之一。這一工程建成后,可使中心城區具備黃河水、長江水“雙水源”保障能力。
“2024年全市水利投入達79.5億元,今年我們將投資81.5億元,實施重點水利項目62個。”市水利局黨組成員、水利事業發展中心主任李加峰介紹,目前全市“五橫三縱千河暢、一泉百湖多庫通”的現代水網格局已初步形成。
穩中有進,經濟實現高質量發展
5月23日,在位于陵城區的藍天紡織有限公司,年產5萬噸高端針織紗線面料生產線正滿負荷運轉。這條去年下半年建成投產的生產線,與原有設備相比,具有更高的自動化、智能化水平,且生產效率大幅提升。
發展新質生產力是推動高質量發展的內在要求和重要著力點。2024年以來,我市推進新型工業化,加快發展新質生產力,成功創建全國產融合作試點城市,連續4年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市、數字經濟百強市,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邁出堅實步伐。目前,全市省級產業集群已達20個,高新技術企業實現2年倍增。
這邊車間生產忙,那邊風吹麥浪黃。
2024年,我市小麥繼續實現面積、單產、總產“三增”。在此基礎上,我市進一步推廣良種良法,并出臺全國首部糧食生產促進類地方性法規,糧食生產加速由“高產創建”向綠色高質高效創建優化升級。
今年,我市小麥播種面積846.47萬畝,較去年增加3萬畝。當前,我市小麥已全面進入灌漿期,小麥群體適中,個體健壯,夏糧豐收基礎牢固。
田間豐收在望,商場客似云來。
今年“五一”假期,位于天衢新區的澳德樂時代廣場客流量突破8萬人次,較去年同期增長5%。同樣在“五一”假期,樂陵影視城開門迎客,“錦繡唐園”、“唐人街主題園區”兩個園區共接待游客23.61萬人次。
去年以來,國家、省接續出臺一系列提振消費的務實舉措,為服務業發展帶來新機遇。實施服務業高質量發展六大攻堅行動,汽車、家電等大宗商品拉動消費34.4億元,新增省級電商基地9個,樂陵影視城、夏津德影城啟動運營,寧津德百雜技蟋蟀谷入選國家4A級旅游景區,凱德物流園等7個物流重點項目建成投運。今年以來,服務業繼續保持旺盛發展勢頭,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了有力支撐。
以改革解難題,以開放促發展
5月20日,在禹城市濟南二機床集團(德州)產業園有限公司新建成的數字化工廠一期項目,訂單已經排到今年年底。“原來需要10個工作日才能辦結的事項僅用1天就辦完,我們一期項目僅用15個月就建成投產。”項目負責人武興鵬說。
項目進展順利,得益于我市推出的“高效開工一件事”改革。
去年以來,我市持續優化審批服務,將建筑工程施工許可、城鎮污水排入排水管網、建筑垃圾處理方案備案、建筑垃圾處置核準等13項審批集成辦理,讓“一堆事”合并成“一件事”。截至目前,全市已完成352項建筑工程項目“高效開工一件事”的審批。
向改革要動力,向改革要活力。過去一年,我們在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中彰顯德州擔當。
我市聚焦制約發展的關鍵部位持續發力,提升服務效能,僅2024年就高質量推動國辦21項、省定3項“一件事”落地見效。同時,創新打造加裝電梯、地熱能開發等一批特色“一件事”新場景。
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擺在突出位置。過去一年,我們以更大力度深化改革、優化制度機制,更好激發市場活力、增強內生動力,為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2024年,我市接續推出的40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取得顯著成效,全市在營企業增幅居全省首位。今年謀劃推出了33個“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進一步破解制約經營主體發展的堵點難點問題。
眼下,德立科技股份有限公司生產車間內,工人們正爭分奪秒為海外客戶生產硬質合金圓鋸片。一張看似普通的鋸片,卻擁有10余項專利技術,效能比傳統鋸片高出3倍,產品遠銷東南亞、歐洲等地區。今年一季度,該公司實現出口1000萬元,生產訂單已排到6月份。
去年以來,我市凝聚政企合力,內挖潛力、外拓市場,德州國際陸港在平原縣正式啟用,將出海口搬到“家門口”。目前,德州國際陸港服務半徑已覆蓋魯西北、冀東南200公里范圍,可為周邊300多家企業提供全新的物流通道,年貨物吞吐量達40萬噸。在第137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上,市商務局組織103家企業參展,3天時間意向成交200萬美元。
記者從德州海關了解到,今年一季度,我市進出口總值136.7億元,同比增長3.7%。其中,出口額118億元,同比增長10.6%,高于全省5.8個百分點,增速居全省第三位。穩定增長的外貿為全市經濟高質量發展奠定了堅實基礎。
提升生活品質,夯實幸福之基
4月24日,2025山東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在樂陵影視城盛大啟幕。開幕式上,我們誠邀四海賓朋,暢游德風水韻的廣袤平原,共賞自然與人文交融的萬千氣象。
高質量發展進程中,文化與經濟始終相互促進。過去一年,我市搶抓承辦省文旅產業高質量發展大會機遇,扎實推動文化事業、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在一個個大項目帶動下,德州非遺傳承“活”起來,雜技、八極拳、運河號子從田間走向舞臺,國家大劇院引進德州雜技精品劇目《山水國潮》,武城抬花杠、柳子戲、平原“牛斗虎”等非遺項目也被充分挖掘;地方美食“潮”起來,德州扒雞登上“山東省旅游必購品TOP10”,“德州美食探源之旅”入選文化和旅游部85條“人間有味自在鄉村”鄉村旅游精品線路;紅色文化“熱”起來,大型舞臺劇《禹城大戰》在德州大劇院連演3場,收獲好評如潮。
中國式現代化,民生為大。過去一年,德州持續增進民生福祉,抓緊補齊民生短板,不斷提升人民生活品質,努力實現收入水平更高、公共服務更好、社保兜底更牢,以實干奮斗繪就美好生活德州畫卷。
一年來,我們緊緊圍繞立德樹人根本任務,擴大優質教育資源,提升育人質量,努力辦好人民滿意的教育;我們提升醫療服務和保障水平,齊魯醫院德州醫院入圍國家三級公立醫院A+序列,躋身全國三級綜合醫院前10%;我們努力打造多元化養老服務體系,叫響“德頤養”品牌,托起老年人“穩穩的幸福”;我們扎實推進就業創業、社會保障、人事人才、便民服務等各項工作,推出城鄉公益性崗位、穩崗惠企補貼、上調養老金等一批民生實事,全市人社事業呈現良好發展態勢。
2024年,全市財政民生支出占比穩定在80%左右。2025年,全市加力提效增進民生福祉,在解決群眾急難愁盼中培育新的經濟增長點。全年新謀劃民生實事19項,用心用力把群眾身邊的大事小情解決好。
時間的長河奔涌向前,奮斗的號角激蕩人心。“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我們將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堅持干字當頭、實字為要,以昂揚姿態加快建設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