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連祥
扎扎實實落實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政策措施,是當前促進民營經濟發展的工作重點。凡是黨中央定了的就要堅決執行,不能打折扣。
——習近平
民營經濟是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的生力軍,是高質量發展的重要基礎。當前和今后一個時期,各級各部門應聚焦優化提升政務環境、市場環境、法治環境和人文環境,打造營商環境“升級版”,為推動民營經濟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保障。
以便捷高效為目標,持續優化政務環境。一是提升政務服務事項全程網辦率和“一次辦”事項比例,擴大網上辦事廣度,延長網上辦事鏈條。多站在民營企業視角,個性化設置辦事場景,減少跑動次數。二是優化成本流程環節等要素。強化平臺對接,進一步推進電子營業執照在政務服務、公共服務、商務服務及執法監督領域的應用;推行更多“掌上辦”小程序,將涉稅企業暫時無法通過電子稅務局辦理的業務通過小程序進行辦理,做到涉稅事項一次辦結。三是加強各系統互聯互通互認。進一步推動系統互聯互通對接工作,探索接口開放方式,推動政銀合作,實現企業“一次不用跑”辦理完成稅務、社保、公積金的賬戶關聯,確保高頻政務服務事項各有關系統信息共享和業務協同,方便涉企政務服務事項辦理。
以活力迸發為目標,持續優化市場環境。一是持續深化商事制度改革。推進“證照分離”改革,精簡涉企經營許可事項,依法采取直接取消審批、審批改為備案、實行告知承諾、優化審批服務等方式,對所有涉企經營許可事項進行分類管理,為企業取得營業執照后開展相關經營活動提供便利。二是加大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力度。完善中小投資者權益保護機制,保障他們的知情權、參與權,提升中小投資者維護合法權益的便利度。三是打造公平、公正、公開的電子交易平臺。通過大數據等技術手段應用,對在交易平臺運行的政府采購項目進行監測統計分析,全面實現遠程異地評標、在線簽訂合同、在線投訴、向中標人付款、在線開具發票等功能,深入研究分析整改政府采購項目中可能存在的問題。四是優化金融服務。完善金融服務平臺功能,發揮征信機構、信用評級機構作用,推動涉企政務數據整合共享,提升平臺助企融資服務能力,為民營企業提供基于公共信息的信用產品及服務。五是提高納稅便利度。聚焦“高效辦成一件事”持續開展“便民辦稅春風行動”,穩步推廣全面數字化的電子發票,進一步優化完善征納互動服務運營體系,提高辦理效率,壓縮辦稅成本。
以公正透明為目標,持續優化法治環境。一是完善法治體系。各級各部門根據國務院《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山東省優化營商環境條例》《德州市優化營商環境條例》等法律法規,實時調整涉企政策,構建民營經濟平等準入、推動知識產權保護立法,充分激發市場主體活力,維護市場主體合法權益。二是完善府院聯動機制。進一步完善破產案件府院聯動機制,建立常態化的司法與行政協調機制,依法發揮政府在企業破產程序中的作用。三是完善聯合抽查工作機制。定期召開“雙隨機、一公開”聯席會議,充分發揮聯席會議機制作用,積極開展部門聯合監管工作,將盡可能多的部門、事項納入聯合監管范圍,盡可能“進一次門、查多項事”,不影響市場主體正常生產經營活動或者增加市場主體負擔。
以宜居宜業為目標,持續優化人文環境。一是提供優質生活服務保障。進一步完善“零門檻”落戶政策,為來德投資興業的企業家子女就近就便安排入學,做好參保就醫、提供住房等幫代辦服務,打消企業的后顧之憂。二是保證勞動力合理流動。實現就業失業登記、社會保險登記、勞動用工備案一窗受理、一鏈辦理,定期定向推送用工信息,提升公共就業服務效能。三是創新引才服務機構激勵機制。加大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招引人才的政策兌現力度,鼓勵支持企業市場化引才,對企業通過購買服務委托人力資源服務機構引進急需緊缺領軍人才的,給予一定的引才補貼。四是為優化營商環境宣傳造勢。加大對優化營商環境政策措施、經驗做法、工作成效等方面的宣傳力度,拓寬企業訴求和意見建議反饋渠道,營造親商安商良好氛圍,促進民營企業健康、高質量發展。
(作者單位:德州市委黨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