黨的二十屆四中全會對“十五五”時期經濟社會發展進行系統科學謀劃,明確提出高質量發展取得顯著成效,科技自立自強水平大幅提高,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取得新突破,社會文明程度明顯提升,人民生活品質不斷提高,美麗中國建設取得新的重大進展,國家安全屏障更加鞏固的主要目標,為山東扛牢經濟大省擔當,進一步推動新時代社會主義現代化強省建設指引了前進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
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離不開產業支撐。作為經濟大省,工業與制造業一直是山東經濟的一張名片。“山東作為制造業大省,落實全會對于‘十五五’時期的工作部署,要牢牢把發展著力點放在實體經濟上,全面推進產業‘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轉型。”齊魯工業大學(山東省科學院)智庫中心主任賈永飛認為,建設現代化產業體系,是鞏固壯大實體經濟根基的關鍵舉措。近年來,山東制造業增加值占GDP比重穩定在30%左右,高技術制造業增速持續領跑,企業技術創新項目計劃穩步實施,創新型中小企業突破3萬家,形成創新鏈與產業鏈深度融合的現代制造業體系,為培育新質生產力奠定堅實基礎。賈永飛建議,“十五五”時期,山東應加快構建以先進制造業為骨干的現代化產業體系,聚焦高端裝備、新能源、新材料、人工智能、低空經濟等重點領域,實施標志性產業鏈高質量發展行動,打造一批具有全國影響力的產業集群。同時,聚力提升綠色低碳發展能級,堅定不移走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之路,把綠色、循環、低碳理念貫穿經濟社會發展全過程,推動產業結構優化升級,在綠色轉型中孕育新動能、塑造新優勢。
“加快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引領發展新質生產力。”全會將推動科技創新擺在“十五五”發展的突出位置。山東天鵝棉業機械股份有限公司研發中心主任高海強認為,在當下的國際市場競爭中,科技領域的角逐日趨激烈。天鵝棉業堅持自主創新,實現了六行采棉機國產替代,全面對標世界一流農機水平。“面向‘十五五’,我們將緊密結合國家和省有關科技發展規劃,加強創新平臺建設,深化與山東大學等高校的產學研合作,持續攻堅關鍵核心技術,推動更多科技成果轉化為現實生產力。”高海強說。
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必須堅持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日照市東港區委副書記、區長閆偉認為,全會提出的建設強大國內市場,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系列目標與部署,為東港區提供了新一輪的戰略機遇。東港區將用足用好區位、產業、生態環境、基礎設施、社會治理等優勢,把大力提振消費和擴大有效投資相結合,把擴大有效需求和增加有效供給統籌推進,實現消費和投資、供給和需求良性互動,加快推進地區經濟高質量發展。
全會提出,擴大高水平對外開放,開創合作共贏新局面。濟南市在“十四五”時期深入推動高水平對外開放,今年前三季度,全市外貿進出口完成2056.4億元,同比增長28%,增幅高于全國24個百分點。濟南市商務局局長武毅表示,濟南將繼續做實做細服務企業文章,為濟南企業出海拓市場提供“一站式”指引,同時圍繞機電、農產品、鋼材、醫藥品四類優勢產業,推動建立“泉城外貿優品庫”,培育挖掘新的外貿增長點。
倉廩實而民心安,農業強則百業興。全會提出,加快農業農村現代化,扎實推進鄉村全面振興。膠州市里岔鎮黨委書記孔浩表示,作為省級銜接鄉村振興集中推進區,“十五五”時期,里岔鎮將以綠色食品產業為牽引,因地制宜發展農業新質生產力,大力提升現代農業智慧化、設施化、規模化水平,不斷深化“四金共富”促增收、人居環境“建管并重”、“一站式”矛盾調解等發展模式,力爭建成鄉村振興全場景的集中推進區、示范先行區、創新試驗區。
中國式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社會主義現代化。要把造福人民作為根本價值取向,堅持在發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山東省審計廳社會保障審計處處長王曉文表示,從審計情況看,山東各級各部門統籌推進穩增長、提質效、推改革、防風險、惠民生,去年全省財政民生支出首次突破萬億,達到10368億元。“審計機關將圍繞‘十五五’時期目標和重點任務,堅定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更好地保障和改善民生。”王曉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