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27日,山東省統計局和國家統計局山東調查總隊發布2025年前三季度全省經濟運行情況解讀,根據地區生產總值核算結果,前三季度山東生產總值為77115億元,按不變價格計算,增長5.6%,分產業看,第一產業增加值4825億元,增長3.9%;第二產業增加值30150億元,增長5.3%;第三產業增加值42140億元,增長6.1%。
看解讀,全文用了25個“穩”和70個“增”,顯示全省前三季度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高質量發展取得新的成效,“走在前、挑大梁”有了更多底氣。

消費、投資、出口“三駕馬車”作為動力引擎,運行“穩”和“增”。統計顯示,消費市場平穩增長,線上消費增勢良好,前三季度,全省社會消費品零售總額30386.1億元,增長5.6%;投資質效穩步提升,工業投資增長較快,前三季度,全省固定資產投資下降3.7%。值得一提的是,在房地產開發投資下降11.3%的情況下,制造業投資增長3.6%,特別是工業投資增長7.7%,高于全部投資11.4個百分點,拉動全部投資增長3.1個百分點,這顯示出山東經濟的強大韌勁。貨物進出口持續增長,貿易結構不斷優化,前三季度,全省貨物進出口總額2.62萬億元,增長5.5%。
在“三駕馬車”拉動下,“三產”作為經濟基本盤,實現了“穩”和“增”。農業發展總體穩定,農產品供應充足,前三季度,農林牧漁業總產值增長4.3%,與上半年持平;工業生產較快增長,裝備制造拉動作用顯著,前三季度,規模以上工業增加值增長7.8%,比上半年提高0.1個百分點。從重點行業看,裝備制造業增加值增長12.0%,高于全部規模以上工業4.2個百分點,上拉全省工業增速3.0個百分點。其中,汽車、鐵路船舶、電子等行業增加值分別增長17.0%、14.9%、16.6%,顯示了山東制造的強大實力;服務業運行穩健,行業增長面持續向好,1—8月,全省規模以上服務業營業收入增長5.4%。
“寶劍鋒從磨礪出,梅花香自苦寒來”。作為經濟大省、制造大省和外貿大省,今年山東前三季度經濟發展實現“穩”和“增”來之不易。解讀提到“今年以來,面對復雜嚴峻的國際形勢和艱巨繁重的改革發展穩定任務”,正是對經濟發展形勢的準確描述。今年以來,國際環境變化帶來的不利影響加深,特別是國際貿易形勢風高浪急,一波三折,面對的壓力前所未有;同時內需不足,部分企業生產經營遇到困難;群眾就業增收面臨壓力;一些領域風險隱患不容忽視。

面對復雜局面,山東錨定“走在前、挑大梁”,堅持穩中求進工作總基調,完整準確全面貫徹新發展理念,主動融入和服務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以進一步全面深化改革為動力,迎難而上,勇挑重擔,在復雜局勢中展現較強韌性,高質量發展穩步推進。山東前三季度全省生產總值為77115億元,對于實現全年目標和“十四五”規劃目標,都是有力的促進因素。
今年1月山東省政府工作報告指出,經分析測算,建議今年經濟社會發展主要預期目標是:地區生產總值增長5%以上,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增長3%,居民收入增長與經濟增長同步,城鎮調查失業率5.5%左右,城鎮新增就業110萬人以上,居民消費價格保持合理水平,全面完成節能減排降碳和環境質量改善約束性指標。根據省統計局數據,2024年山東全年實現地區生產總值98565.8億元,比上年增長5.7%,2025年“增長5%以上”預示今年山東地區生產總值將逾越10萬億門檻,這是一個了不起的發展成就。
10月24日,在山東省政府新聞辦召開的“十四五”時期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成就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發展和改革委員會黨組書記、主任孫愛軍表示,“從經濟總量看,山東即將跨上10萬億元大臺階?!鼻叭径壬a總值為77115億元,增長5.6%,讓這一目標開始“具象化”。
同時,今年還是“十四五”規劃的收官之年。山東前三季度生產總值為77115億元,增長5.6%,為“十四五”完美收官打下堅實基礎。在“十四五”期間,山東把高質量發展作為首要任務,經濟穩健向好、進中提質,全省地區生產總值從2020年的7.44萬億元增加到2024年的9.86萬億元,占全國份額由7.19%提升至7.31%。當山東跨上10萬億元大臺階時,這對山東堅定扛牢經濟大省“挑大梁”責任,打造北方地區經濟重要增長極,都將是一份沉甸甸的注腳。
“行百里者半九十”。離年底不到70天,山東正以“穩”和“增”的步調向前行。
(大眾新聞記者 周學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