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保齡寶智能生產車間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孫芷琪通訊員張偉靖王大志)日前,省工信廳公布了2025年山東省先進級(省級)智能工廠、智能制造優秀場景名單,禹城市4家企業成功入圍。其中,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功能糖(醇)智能工廠獲評先進級(省級)智能工廠,偉日(山東)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山東百龍創園生物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五得利集團禹城面粉有限公司入選省級智能制造優秀場景。這一成果彰顯了禹城以數字化轉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的強勁勢頭。
9月28日,走進五得利集團禹城面粉有限公司制粉車間,小麥入倉、清理、研磨、篩理的全流程實現智能化操作;包裝車間內,機械手臂高效完成貼標、封口、上袋等工序,整個車間整潔有序,現場看不到任何物料,僅有2名技術人員在中控室監控設備運行。
作為省級農業產業化重點龍頭企業,五得利集團禹城面粉有限公司依托6條自動化生產線,年加工小麥100萬噸,年產面粉及副產品約96萬噸,產品涵蓋通用及專用小麥粉,暢銷山東、東北三省、北京等地,2024年營收達24.4億元。
“從小麥進倉到面粉出廠,實現全流程封閉智控。”車間主任王昊在中控室指著屏幕介紹。這個集PLC數字化控制系統、ERP管理系統于一體的“智慧大腦”,實現了車間設備的聯網協同管控。通過實時采集原糧進廠、上料、去雜等數據,并整合SAP、EAM、MES等數字化平臺資源,企業構建起從收購、加工、品控、儲存到銷售的全鏈條智能管理體系。王昊坦言,智能化改造使企業生產效率提升10.4%,綜合能耗降低20%,人力成本節約50%。
公司行政管理部經理鄭剛虎補充道,引進瑞士布勒制粉設備及先進檢測系統后,產品不良率由0.83%降至0.2%,面粉出粉率提升2.3%,產能提高11.7%。全封閉無塵工藝結合小麥自卸入倉、自動包裝機器人與在線裝車系統,實現了購產銷全環節自動化。
與此同時,保齡寶生物股份有限公司也在悄然上演一場數智“蝶變”。走進其功能糖(醇)智能工廠,機械臂精準投料,自動化生產線高速運轉,中控室大屏上,溫度、pH值等數據實時跳動。“這里1噸玉米能‘變身’高附加值產品,價值翻10倍!”公司副總裁李霞自豪地說。
深耕功能糖領域近30年的保齡寶,已構建起從玉米原料到健康配料再到終端消費品的完整產業鏈。今年上半年,公司營收達11.71億元,同比增長14%,產品呈現出口內銷雙增長勢頭。
在近30米高的智能立體倉庫內,堆垛機與機械臂依據系統指令高效協作,精準完成產品出入庫。“傳統倉庫人工成本高、找貨難、空間利用率低。”李霞表示,“2022年建成的這座3000平方米智能倉,擁有10000個庫位,存儲量達6600噸,相當于5個傳統平庫,出入庫效率提升8.3倍,操作人員減少80%。”依托核心倉儲物流與設備控制系統,倉庫可讀取物料條碼信息,接收指令后全流程智能化作業,基本實現“一個平板電腦掌控全局”。此外,在自動化包裝區,產品從傳送到碼垛、打托、賦碼、入庫一鍵完成,每袋產品附有二維碼實現全程可追溯。“智能化升級后,生產效率提高了20%,能耗降低45%。”李霞說。
“數轉智改是現代制造業發展的必然趨勢,加速智能化改造與數字化轉型已成行業共識。”禹城市工信局副局長陳勇稱。今年以來,禹城持續推動數轉智改,加速設備更新換代并拓展數字經濟發展空間,已有21家企業入選省數字經濟“晨星工廠”,4家企業躋身省級智能工廠及智能制造優秀場景行列。“我們將積極引導企業實施智能化改造,推動產業轉型升級;開展多維度示范應用,推廣成熟經驗與創新模式,發揮先進項目示范作用,助力制造業數字化、智能化轉型,推動產業高質量發展。”陳勇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