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德城區打造慈善空間,擴展公益項目——志愿大集周五見
□本報記者李莉 本報通訊員劉飛翔 張莉莉
2月28日,又逢周五,德城區新湖街道城隍廟社區黨群服務中心內熱鬧非凡,第176期“周五志愿市集”如期舉行,琳瑯滿目的服務項目吸引了眾多居民駐足參與。
步入服務中心,躍入眼簾的是“紅馬甲”忙碌的身影:醫療志愿者正為老年人測量血壓,巧手志愿者飛針走線縫補衣物,在理發推剪的嗡鳴聲中銀發落地。65歲的居民王峰剛測完血壓,志愿者就暖心叮囑:“大爺,您低壓65、高壓100,血壓正常,不用擔心。這是我的手機號,如果哪里不舒服可以及時給我打電話。”
“周五志愿市集”是德城區“善暖社區”慈善空間項目的一部分,旨在對接社區居民需求,通過謀劃各類特色慈善項目,進一步拓寬社會公眾參與慈善事業的渠道。自2020年起,社區每周五都會舉辦志愿市集,為轄區居民群眾提供測血糖血壓、理發、縫補衣物、法律咨詢、政策宣傳等志愿服務,受益居民上萬人。
作為德城區重點打造的慈善空間,城隍廟社區的慈善空間包含一角公益、社區治理合伙人、紅色義倉、親子繪本室等4個項目。其中,一角公益項目以如何更好地服務、保障社區居民就業為目標,將寶媽、零就業家庭等群體制作的絹花、藤編等手工藝品進行義賣,所得款項全部用于搭建困難群體技能提升及就業創業平臺;社區治理合伙人項目創新“公益+低償”的造血模式,采取免費或低償的方式為不同群體提供配鑰匙、家政服務、縫縫補補等服務;紅色義倉項目主要以居民日常需求為導向,吸納企事業單位加入紅色聯盟隊伍,為困難群眾提供生活用品、優惠打折卡等多項服務;親子繪本室項目則采用公益資金購買、熱心群眾捐贈等方式配備繪本、圖書,為轄區青少年家庭提供親子閱讀的平臺。此外,慈善空間還吸納了社區里的手藝人,他們各自施展傳統技藝,為居民解決縫補、義剪、家電維修等生活難題,讓慈善服務更接地氣。
截至目前,德城區已建成城隍廟社區“慈善公益坊”、北廠社區“北廠運河印象”、堤嶺社區“堤嶺助老幸福食堂”3處慈善空間,各社區立足自身特色,在便民服務、技能培訓、助老助殘、環境美化等慈善領域實現全面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