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過年了,忙活家務事多了我這腰疼的老毛病又犯了……這事還得找你才放心。”1月20日,在趙官鎮中心衛生院國醫堂診室,趙官鎮西尹村村民尹秀梅一見到趙官鎮中心衛生院中醫科主任翟恒霞就連忙訴說自己的情況。
65歲的尹秀梅因常年勞作患上了腰椎間盤突出,幸運的是,她遇到了翟恒霞醫生。經過精湛的針灸推拿治療和中藥湯劑的調理,尹秀梅的病情得到了有效控制。“以前一周來一次,現在聽大夫話日常多注意,大半年也不一定來一次,腰基本不疼了,晚上能睡個舒服覺了,感覺真不錯。”尹秀梅滿臉笑意地說。

趙官鎮中心衛生院的前身始建于1947年,曾為解放濟南戰役時的后方醫院,是一家具有紅色歷史底蘊的醫院。1992年3月更名為齊河縣趙官鎮中心衛生院,2022年5月又增加了“齊河縣第二人民醫院”的名稱,是集基本醫療、中醫、預防保健和公共衛生等為一體的一級甲等綜合性醫院,服務周邊四個鄉鎮約15萬群眾,是齊河縣區域醫療服務次中心,參照二級醫院管理。
胡官鎮富足村村民張克泉剛剛接受了胃腸鏡診療,滿臉輕松:“我二哥之前就是在這家醫院做的胃腸鏡,效果很好。前陣子我覺得肚子不太舒服,有點擔心,在二哥推薦下來這做了胃腸鏡……擺好姿勢打上麻藥,感覺就是睡了一覺,胃腸鏡就做完了。”張克泉笑著說。胃腸病科主任張云慶介紹:“這名患者問題不大,發現了小的腸息肉,當時就處理了。”
為了讓群眾“看好病”,趙官鎮中心衛生院科室配置齊全,設有全科醫療診室、內(兒)科、外科、婦產科、中醫科、骨科等臨床科室,以及藥械科、特檢科、放射科、檢驗科、肺功能檢查室等醫技科室等。近年來,他們堅持“科技興院”原則,更新醫療設備,引進了磁共振、64層螺旋CT、高清電子胃腸鏡系統、洗消設備、超聲骨密度儀、全自動化學發光分析儀等先進的儀器設備。

除了趙官鎮中心衛生院,村一級的衛生室也發揮了重要作用。“現在好看病了。”趙官鎮大徐村的村民阮興英說起村民看病的變化,感觸頗深。“以前我們村沒有衛生室,有點感冒的小病就去鄉村醫生家里,略微重點的病只有往醫院跑,我們這本來就距離縣城遠,光開車就要一個多小時。現在好了,小病去衛生室,大點的病去鎮中心衛生院,真方便。”

覺得“好看病”的還有大徐村衛生室的鄉村醫生孟令強,隨著齊河不斷建立健全以縣帶鄉、以鄉帶村幫扶機制,推動優質醫療資源下沉,如今不光孟令強為村民看病有了優良場所,他背后還有著強大的醫療團隊支持,有什么疑難問題可以隨時和鎮中心衛生院、縣級醫院進行溝通,讓他為群眾進行診療服務的時候底氣更足了。
其實,記者在趙官鎮的所見所聞只是齊河做實基層醫療衛生服務的一角。齊河除了不斷提升鄉鎮衛生院和村衛生室的硬件條件,還在各中心村衛生室配備了相應的執業人員,一般村衛生室則至少有一名執業醫師或鄉村全科醫師。此外,縣域醫共體的使用使得現有的村醫可以與區域衛生院簽訂聘用合同,統籌調配,實現了一體化管理。如今“群眾大病不出縣、小病就近看、未病共同防、身體更健康”已成為現實。
德州日報新媒體出品
記者、編輯|鐘偉 通訊員|孔秀
審核|胥愛珍 終審|尹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