閉環 營商環境再升級——訪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洪魁
□本報記者王志強 本報通訊員李艷慧
“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明確提出‘建立幫扶企業閉環機制,助力企業拓市場、搶訂單,加快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為我們下步做好企業服務工作指明了方向。”2月9日,市工業和信息化局黨組書記、局長孫洪魁表示,市工信局將深入貫徹落實此次會議精神,堅持“密切聯系企業、高效服務企業、有效組織企業”理念,針對企業反映比較集中的市場、金融、人才等共性問題,建立常態化、機制化紓困助企工作機制,以營商環境“軟實力”,夯實經濟發展“硬支撐”,全面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
建立市場開拓服務機制,助力企業拓市場、搶訂單。針對企業銷售難題,深入實施增品種、提品質、創品牌“三品”專項行動,叫響“好品德州”品牌;引導客戶群體相同、銷售渠道相近的關聯企業,探索成立市場開拓聯盟,抱團搶占市場;鼓勵企業開展“工廠直播”,拓寬網絡銷售渠道;開展系列貿易對接活動,積極開拓境外市場,1月份成功舉辦中國(山東)-東南亞經貿合作暨山東(德州)-東南亞跨境貿易及供應鏈合作對接會,下一步將持續開展“百企下南洋”等系列活動,助力企業搶占市場、穩健發展。
建立金融服務對接機制,提升資金配置水平。針對企業融資難題,聯合相關部門,共同建立工信企業金融服務聯席會議機制,定期研究會商解決融資難題的新路徑、新辦法;探索建立融資服務會客廳機制,以案例分享的形式幫助企業提升經營管理水平,提高獲貸率;同時建立企業融資需求常態化反饋和服務機制,一站式提供綜合性金融服務,解決企業后顧之憂。
建立人才供需對接平臺,護航企業人才雙向奔赴。針對企業招工難,引才、留才難的問題,聯合駐德高校建立產校(院)合作聯絡員機制,達成“助力創建產教融合共同體”“助力高校人才引育”“助力校企共建平臺”等3大類32個合作事項;聯合有關部門、院校和人力機構搭建“市工信企業人才對接常態化平臺”,不定期舉辦人才供需對接交流會,實現供需匹配,信息互聯互通;聯合德州學院為中小企業選派優秀“博士伙伴”,推動學校與地方在校企合作、技術服務、技術開發等方面建立全方位、高層次的合作關系。
建立產業鏈群促進組織,全力爭創先進制造業集群。針對現階段我市產業集群提質升級問題,在全省首創“政府扶持新型組織建設,新型組織服務集群壯大”工作模式,作為“一把手”營商環境爭先進項目。由市級產業中心牽頭,攜手市縣國企(行業協會、高校院所)等,組建產業鏈群促進組織,在產業鏈群創新路徑、人才支撐、金融服務、市場拓展等方面賦能產業發展,在“有為政府”和“有效市場”之間搭建“有力平臺”,全力打造具有競爭力的產業集群和產業鏈生態圈,扎實推進先進制造業強市建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