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聚力“四輪驅動” 助企服務更高效——訪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井為民
□本報記者楊鳴宇 本報通訊員王世林
“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為謀劃做好下步科技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科技系統將認真落實會議精神,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擺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更加務實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加大助企紓困力度,強化惠企政策落實,切實幫助企業解決實際困難,全面落實好‘政事高效、企事有解、民事無憂’的標準要求。”2月10日,市科技局黨組書記、局長井為民表示。
強化高質量科技供給。用好國家、省一攬子增量政策,圍繞全省“2+ 10”工作體系,大氣力謀劃爭取企業所需、具有市場前景的重大科技專項,完善重大科技項目儲備庫,積極爭取國家重點研發計劃、省重大科技創新工程、良種工程、鄉村振興提振行動計劃、中央引導地方資金、科技股權投資等項目資金支持。圍繞集成電路、生物醫藥、新能源新材料等產業,圍繞科技合作、成果轉化、平臺建設、社會發展等領域布局一批市級重點研發計劃項目,探索形成“企業出題、政府立題、院所答題、市場判題”的科技與產業協同攻關路徑,著力突破一批產業“卡脖子”技術難題,推動傳統產業轉型升級、新興產業培育壯大、未來產業超前布局。
提升企業創新能力。完善創新型企業梯度培育機制,實施科技型中小企業能力提升工程項目,培優做強孵化載體,全力提升服務能力和孵化成效,加速形成科技型中小企業、高新技術企業、科技領軍企業“雁陣式”發展格局。堅持抓大帶小、兩頭突破,鼓勵引導企業重視科技創新,加大研發投入。健全完善科創平臺建設支持機制,支持科技領軍企業爭創國家級、省級創新平臺,布局建設一批市級創新平臺,積極構建原始創新、技術創新、成果轉化和產業化等全鏈條布局的創新平臺體系。深入實施科技人才賦能“十百千”科技型企業三年行動計劃,以成果轉化為途徑,以科技項目為載體,選派一批高層次人才到企業掛職“科技副總”,為企業創新發展提供智力支持。
加快科技成果轉移轉化。推進實施2025年度“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深入對接京津冀魯大院大所,構建“1+1+1+N”科技成果轉化體系,推動中科院優質科技成果在我市落地轉化。用好“山東科技大市場”,舉辦線上線下科技成果對接活動。加大科技金融支持力度,用好“魯科貸”“魯科擔”“魯科保”等惠企政策,推動“撥投結合”“先投后股”科技項目實施,完善科技貸款風險補償機制,撬動更多社會資本投向科技創新領域。
深化科技體制改革。優化科技管理機制,堅持“自上而下”與“自下而上”相結合的項目凝練機制,加強過程管理。持續開展科技創新成果評價,激勵企業創先爭優。抓好科研誠信和學風建設,全面落實《山東省科研誠信管理辦法》,持續開展科研誠信和作風學風宣講活動,大力弘揚科學家精神,打造誠實守信、嚴謹治學、求真務實的創新生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