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全力保障綠色低碳高質量發展——訪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岳紅星
□本報記者董天力 本報通訊員霍林志
“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為謀劃做好下一步生態環境保護工作指明了方向,全市生態環境系統將深入貫徹落實會議精神,始終把營商環境建設擺在中心位置,以更加高效的作風、更加有力的舉措,持續做好環境要素保障,優化執法方式,加大企業幫扶力度,為企業發展提供更加優質高效的發展環境。”2月11日,市生態環境局黨組書記、局長岳紅星表示。
2025年是“十四五”規劃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規劃謀篇布局之年。德州市生態環境系統將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理念,以高水平保護促進高質量發展,認真抓好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提出的重點任務落實,在以下四個方面持續發力。
深化政務服務改革,提升企業辦事便利度。打造環評全鏈條服務體系。圍繞“一把手”營商環境項目,深化生態環境分區管控、園區規劃環評和建設項目環評銜接融合,為項目落地提供生態環境服務保障。精簡審批流程。加強規劃環評與建設項目環評聯動,推進建設項目環評與排污許可一體化辦理,簡化審批環節。推進“不見面”辦理。全面實現生態環境政務服務事項“網上辦”“一次辦”。
創新執法監管機制,實現精準化與溫度并存。實施差異化執法。實施監督執法正面清單制度,對環境信用好、風險低的企業以非現場監管為主;對輕微違法的企業加強教育引導,限期整改免罰;對惡意違法的企業嚴厲打擊。實施智慧化監管。運用在線監測、衛星遙感、用電監控等技術手段,推行“非現場”執法,減少對企業正常經營的干擾。落實包容審慎執法。落實“普法宣傳-教育引導-告誡說理-行政處罰-監督整改”漸進式執法模式,強化事前預警和事后監管。
強化政策供給,保障企業綠色發展。優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推動污染物排放總量指標向綠色產業傾斜,支持碳排放權交易市場建設。強化專項資金支持。統籌中央、省污染防治資金使用,加大對綠色產業、生態治理的扶持力度,助力企業技術升級。
優化服務環境,增強企業獲得感。健全政企互動機制。建立“政企對話日”、服務熱線等渠道,及時解決企業環評、排污許可等難題。強化應急豁免與幫扶。將重點民生企業、環保績效A級企業納入應急管控豁免范圍,重污染天氣期間實施差異化管控措施。推進落實普法宣傳與精準服務。開展“送法入企”活動,通過案例解讀、風險提示幫助企業合規經營;針對涉危廢、醫廢等重點領域開展靶向幫扶。
“優化營商環境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久久為功、政企同心。我們將以更高站位、更實舉措、更優作風,推動生態保護與經濟發展協同共進,讓企業切實享受到‘力度’與‘溫度’并存的環境紅利,為高質量發展注入綠色動能。”岳紅星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