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節期間,德州夏津縣“城管招呼商戶到店外來擺攤”成了網絡熱點。該縣推出“門前五包+外擺經營”柔性管理政策,既增添了節日氛圍,又活躍了市場消費。超市老板韓月說,春節期間營業額較往年增加了50%。
礫沙藏世界,滴水見大海。韓老板的超市看似個例,實則是德州營商環境的具體體現。目前德州在營企業17.6萬戶,去年新增各類市場主體7.2萬戶,增幅居全省首位。營商環境是滋養市場主體成長的土壤,決定了一個地區經濟發展的速度和質量。
道理顯而易見,抓營商環境就是抓發展。今年德州“新春第一會”主題就是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這已經是德州連續4年開展營商環境創新提升行動。2024年德州深入推進“高效辦成一件事”,實施服務企業發展“十百千萬”工程,開展規范涉企行政執法行為六個專項行動,在全國工商聯萬家民企評營商環境中,被評為進步最明顯的地級市。
營商環境好,“洼地”效應就凸顯,資金、項目、人才就匯聚。哪里營商環境好,資金就往哪里投,企業就往哪里落,人才就往哪里聚。把營商環境作為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德州市“致廣大而盡精微”。今年全市深化改革優化營商環境工作推進會議明確,進一步健全政務服務機制、市場公平競爭機制、要素保障機制、法治保障機制、助企幫扶機制,再次打出了改革創新組合拳,推進優化營商環境再上臺階。
連年來,久久為功持續推進,德州打造的“營商環境高地”逐步突起,產生的“洼地效應”日漸凸顯。去年德州市來自京津冀的新開工過億元項目就有154個。引進國家級高層次科技人才連續兩年實現翻番增長。
營商環境好,產業生態就好,經濟發展的內生動力就強。營商環境之于企業就像陽光雨露之于草木。營商環境良好,企業才會安心、舒心,發展才更有信心。企業有信心,才敢投資,后勁足,壯大快。壯大形成龍頭企業,自然會帶活相關產業鏈,隆起產業帶。產業興盛,當地經濟發展便涌動著澎湃動力。
把企業感受放在第一位,德州“新春第一會”提出了“四度”,堅定了營商環境努力的方向。即讓企業更有舒適度,讓群眾、創業者更有滿意度,讓人才更有認可度,讓項目建設更有時效度。近幾年德州市在政務環境、市場環境、要素環境、法治環境等營商環境的重要方面持續發力,不斷優化,市場認可度不斷提高。目前省級產業集群達到了20個,去年新開工過億元項目近300個,固定資產投資增長6.2%,位居全省前3位。
營商環境好,城市就有活力,高質量發展就有保障。營商環境只有更好,沒有最好。優化營商環境永遠在路上,通過改革創新,不斷解決企業成長的難點堵點,不斷突破制約當地發展的瓶頸,這本身就是一個地方活力的表現。改革越有力度,營商環境就越優,城市活力就越足,經濟發展越能增質提效。
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德州明確了兩項主要任務,一是放大政策紅利,二是用好市場資源。這也正契合了優化營商環境的要義。用好上級政策,放大政策紅利,讓政策直達企業、直達項目;充分挖掘市場資源,最大限度用好這些市場資源。做好這兩條,經濟高質量發展保障就更加堅實。德州連年入選全國先進制造業百強、中國數字城市百強,去年入選中國城市科技創新競爭力百強。高新技術企業數量連續2年翻番,目前達到1064家。
優化營商環境之重要,如高質量發展的“生命線”。營商環境是可感可知的,它的良莠直接體現為市場主體的感受。營造尊商重商親商安商的濃厚氛圍,不斷提升“四度”,定能讓“洼地”效應凸顯,高質量發展動力強勁、城市活力充沛。
(文/劉向陽)
來源:齊魯網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