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
立足資源稟賦 做強特色優勢
臨邑:農文旅深融興村富民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馬樂 通訊員朱雪松)要問今年“五一”假期臨邑縣哪里最熱鬧,一定是紅壇寺森林公園。園內槐花盛開,香氣撲鼻,游人沿禪林步道穿行,水杉古柏、明清碑刻隱于林海,禪意與自然共生。除有美景外,園內還舉辦了潮玩奇趣之旅,不但有AI機器人、機械狗的現場炫技,還有非遺手造體驗、圍爐煮茶等沉浸項目,讓游客們在傳統與現代的交融中度過一個難忘的假期。
文旅融合是旅游業發展壯大的重要抓手,是拉動經濟增長的重要動力,也是帶動當地致富的重要途徑。近年來,臨邑縣立足優勢資源與歷史文化底蘊,堅持以文塑旅、以旅彰文,推動“文旅+”多業態融合發展,讓文旅資源“活”起來、業態“多”起來、消費“熱”起來、群眾“富”起來,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強勁動能。
深挖鄉村特色旅游資源、文化內涵,以農業觀光、休閑度假、民俗體驗等鄉村旅游業態為載體,持續激發鄉村旅游潛力。打造以“鄉憶、鄉蘊、鄉愁”為特色的美麗休閑鄉村前楊村、以葫蘆文化產業為支撐的開元新村、少數民族特色村老馬家村,建設忘憂花園、齊魯葫蘆藝術品博物館等特色景觀節點,優化導覽系統,全面升級公廁、停車場等硬件設施,有效提升了村莊旅游承載力和服務品質。以“文化+活動”為依托,舉辦四季“黃河大集”、民俗文化大集、篝火音樂晚會等活動,豐富文化和旅游產品供給。創新推出“鄉村一日游”精品線路,串聯特色鄉村及景點,使游客深切體會和感受鄉村的獨特魅力,提高鄉村旅游整體品質和吸引力的同時帶動更多就業。目前,前楊村、開元新村獲評省級鄉村旅游重點村,前楊記憶風景區獲評國家3A級旅游景區。
立足縣域特色,依托厚重文化底蘊,在歷史建筑、歷史文化保護等方面持續加力,擦亮文化特色名片。堅持“保護優先、合理再利用”原則,科學修繕李元寨李氏民居、藺氏宅院、革命烈士陵園紀念塔、白麟書院等歷史建筑,推動文物保護與文旅開發有機銜接;每年開展國家級非遺一勾勾“百場巡演”活動,進一步豐富群眾文化生活,讓古老的非遺技藝煥發新活力。
同時,大力實施文旅產業招商行動,強化項目驅動,引進萬達廣場、希爾頓酒店等項目,補齊旅游公共服務短板弱項,打造全新消費場景,提升市民消費體驗。聚焦建設年輕人喜歡的城市,積極開展公共空間改造升級,新建一批主題公園、口袋公園,切實提升城市宜居宜業宜游水平和市民游客獲得感、幸福感,打造主客共享、近悅遠來的“詩與遠方”。
“我們將進一步挖掘本土特色資源,將自然資源與文化資源相融合,現代文化與傳統文化相融合,整合好文旅消費鏈條,打通文旅消費堵點,提升游客消費體驗,努力實現‘打卡’流量向‘深度體驗’流量轉化,激發消費活力的同時進一步帶富鄉村,共奔致富路?!迸R邑縣文化和旅游局局長李慶剛表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