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天力 通訊員劉悅 何世聰)5月19日,在平原縣桃園街道西高村的明月廊橋旁,占地約15畝的明月小院項目正進行最后的景觀布置。這座由上海交大建筑設計研究院規劃設計的文旅綜合體,巧妙融合漢代建筑風格與現代休閑理念,即將以“特色餐飲+研學教育+農事體驗”的復合業態迎接游客。
項目負責人朱磊介紹,明月小院項目總投資約2000萬元,設計團隊在保留原有自然景觀的基礎上,構建了春可賞櫻、夏觀荷塘、秋品菊韻、冬覽雪松的四季景觀體系,同步建設生態污水處理系統,實現文旅開發與環境保護雙贏。
在平原縣王廟鎮張官店水上古村,正在舉行的村級釣魚邀請賽吸引了周邊市縣近百名垂釣愛好者。這座以“漢風水韻”為特色的水上村落,依托天然池塘和親水步道,打造出“體育賽事+文化體驗+生態研學”的農旅融合模式。“我們正構建城鄉消費新場景,讓古村煥發現代活力。”王廟鎮黨委委員呂金釗表示。
這些生動實踐折射出平原縣文旅產業發展的系統思維。該縣立足“千年鴿鄉”文化底蘊和“桃園結義”歷史典故,構建“核心項目引領-產業集群培育-全域生態串聯”的三級發展體系。文體旅融合成為關鍵突破口,通過承辦SCBA全國體育院校籃球聯賽、中國板式網球巡回賽等國家級賽事,年吸引游客超100萬人次,帶動8處特色休閑美食街區改造升級,形成“賽會引流-消費留客-文化塑魂”的良性循環。
在空間布局上,平原縣以“兩河牽手”生態廊道建設串聯全域資源,將沿線23個文旅節點串珠成鏈,重點推進的龍門驛站、張官店古村等5大節點,配套建設露營基地和主題騎行路線,常態化開展“村BA”籃球聯賽、田園樂跑等群眾性活動,實現“月月有賽事、季季有主題”。
“我們正加快構建現代文旅產業體系,讓游客既能看見平原的歷史厚度,又能感受發展的創新活力。”平原縣副縣長趙玉民介紹,目前,縣里已建立文旅項目聯席會議制度,統籌多部門形成政策合力,下一步將深化“文旅+”戰略,在數字體驗、智慧服務等領域重點突破,持續擦亮平原文旅城市名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