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我市出臺18條措施促進農民持續增收 特色富民產業圖譜初步構建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楊鳴宇)8月12日,市政府召開《關于高質量發展鄉村富民產業促進農民持續增收的若干措施》政策例行吹風會。《若干措施》共18條內容,主要包括實施綠色“噸半糧”工程、保障重要農產品供給、大力發展鄉村特色產業、推進農食融合發展、推進農文旅融合發展、大力發展農村電商等。
圍繞促進農民持續增收方面,創新聯農帶農利益聯結機制,引導新型農業經營主體與農戶加強利益聯結;面向返鄉農民工、農村轉移就業勞動者等重點群體實施項目化培訓,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拓寬農村勞動力就業渠道,持續深化農村勞動力就業集成改革,積極培育家政勞務品牌,合理開發特色公益崗;在重點工程項目及中小型農業農村基礎設施建設領域,加力推廣以工代賑方式,帶動就業增收;強化社會就業保障,深化進城入鎮務工人員權益保障。
圍繞持續推動健康發展方面,加強統籌推進,嚴格保護耕地和永久基本農田以及生態環境,充分尊重農民意愿,尊重經濟發展規律和市場經濟規律;堅持片區集聚推動,探索特色資源開發、產業轉移承接、龍頭企業帶動、傳統文化賦能模式,推動片區做出特色,形成品牌,打造樣板。
聚焦新一輪鄉村振興戰略規劃,謀劃推進富民產業發展。去年以來,我市制定出臺畜牧產業、蔬菜產業、綠色“噸半糧”產能建設等政策文件,推動樂陵調味品、武城辣椒、夏津椹果、齊河食用菌等一批比較優勢明顯的特色產業健康發展,初步構建起我市特色鄉村富民產業圖譜。夯實發展基礎。堅持以食品名市建設為引領,以保障農產品有效供給為基礎,全面提升農副產品全產業鏈發展水平。扎實推進農業龍頭企業提振行動。全市規模以上農產品加工企業達到653家,年營業收入達到1138億元。
搭建多維發展平臺。深挖鄉村多元價值。探索“農業+”多業態融合發展路徑,培育全球農遺1個、中國農遺1個、省農遺3個;發揮鄉村振興片區政策、項目資源整合作用,梯次建設省市縣鄉村振興片區69個,覆蓋村莊937個。加快“三鎮雙村”建設。圍繞人口集聚、產業培育、設施配套等“六大工程”,加強重大項目儲備和實施;高標準建設中國(德州)農業食品創新產業園區,建設國家級優勢特色產業集群2個、現代農業產業園2個、農業產業強鎮6個。加大扶持力度。充分發揮政策支持保障作用,整合各類涉農資金,每年開展高素質農民培訓,不斷提升鄉村富民產業從業主體素質和發展能力。加大金融服務力度。支持主體發展產業資金需求,推行“魯擔惠農貸”等特色金融產品,截至6月底,全市涉農貸款余額1818.13億元,推動一批鄉村富民產業項目落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