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丁東水庫實現數據驅動管理 “智慧大腦”守牢供水“生命線”
德州新聞網訊(記者董天力)記者近日從市水利局獲悉,連日來的高溫天氣,城區日用水量已由37萬立方米飆升至48萬立方米。“依托現代化運行管理矩陣系統,孿生調度模型和AI賦能應用體系如同‘智慧大腦’,讓水庫調度更加智能高效。”德州市丁東水庫運行維護中心主任趙松說。
丁東水庫管理矩陣系統中的“天、空、地、水、工”一體化監測體系就像敏銳的感知神經,通過環境數據監測站,以及無人機、無人船等現代化科技裝備應用,全方位收集水庫水位、水質、壩體安全等信息。“巡檢無人機進行一次高效巡檢僅需15分鐘,可迅速排查壩體干裂、截滲溝水位異常下降等安全隱患,同時結合數據反饋,精準研判大壩工程性態,切實保障水庫工程運行安全穩定。”趙松介紹。
此外,該水庫和中國水科院合作開發的“雙水源一管網”調度模型,依據實時數據采集,可通過輸入預設的用水場景為邊界條件,分析城市生活和工業生產用水規律,提前制定科學的供水調度方案。例如,模型可根據高溫時段居民用水高峰特點,優化泵站機組組合運行或管網節點閥門調節,精準調控輸水流量,在保障供水穩定前提下,還能避免能源浪費。接入的DeepSeek大模型實現自然語言指令調度,一旦出現機電設備故障等突發狀況,工作人員只需輸入“機電設備突發故障方案”,系統便能迅速生成操作方案,大幅縮短故障響應時間。
“我們在135公里管網上安裝了37組智能感知設備,實時在線監測流量、壓力,根據各用水戶高溫期間的用水變化需求,自動調節、精準供水。”趙松指著水庫調度指揮中心智慧管理平臺上的數據介紹,矩陣應用通過構建“精準預報、智能預警、聯動預演、動態預案”的“四預”管理閉環,推動水庫運行管理從“經驗驅動”向“數據驅動”轉變。目前,丁東水庫蓄水量在4600萬立方米左右,可滿足主城區100天的用水需求。